抽样调查技术与理论是研究和解决抽样调查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而诞生的理论技术,是一门研究如何在有限总体中进行抽样和推断的理论。抽样调查作为数据采集的主要技术之一,是统计学的重要分支,是统计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建模-决策及预测-展示“各环节中的第一个环节,具备基础地位。抽样调查技术与理论主要研究两个目标:第一、在复杂的实际情况中,如何选择科学恰当的抽样方法,尽可能高效的采集样本;第二,在抽样精度一定的条件下,如何采用恰当的估计量,尽可能多的利用辅助信息,降低调查的费用,或者在费用一定的条件下,如何采用估计量,尽量提高估计精度,减小抽样误差。两个研究目标决定了抽样调查中既要考虑理论效果,又要考虑实践效果,而实际抽样调查往往是在两者中找一个平衡。
因此,课程在介绍了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之后,就以简单随机抽样为基础进行拓展,首先基于简单随机抽样不适用与偏态总体的缺点,采用了分层抽样和不等概率抽样两种抽样方法进行完善;然后基于简单随机抽样实施效率不高的缺陷,采用了集群抽样和系统抽样两种抽样方法进行弥补;中间穿插为充分使用辅助变量信息,而介绍的估计方法:比率估计与回归估计;最后将整群抽样方法拓展为多阶段抽样方法。
总体来说,抽样调查技术与理论课程因主要研究对象是有限总体,对学生的数理基础要求不高,仅要求有概率论和排列组合基础即可;并且课程与其他统计学类课程相对独立,是统计学中少数几门研究数据采集的课程之一;课程学习收获大,通过课程学习能系统了解抽样调查理论体系,并能进行抽样设计和实施。
本课程全面介绍了抽样的一般理论、方法与技术。在对抽样的含义、种类、产生历史和作用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等抽样方式,比率估计和回归估计等估计方法,不等概率抽样、样本轮换、双重抽样、随机化装置和交叉子样本等一些常用抽样技术,分别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同时,还对非抽样误差问题作了专门分析。主要针对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开设,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抽样技术有全面和系统的掌握,能够设计和实施抽样调查,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抽样方法和估计方法。课程需结合理论和实际进行,MOOC部分重点讲授理论知识,课后需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领会和掌握。
课程的主要特色体现在:
1.掌握抽样调查整个流程,能够运用抽样理论设计小型抽样方案,并能够组织小型调查,撰写报告。
2.通过学习掌握多种抽样方法的流程,能设计不太复杂的问卷,熟练运用抽样技术和理论的相关知识,如估计量、估计误差,能根据调查目标和对象设置结构式和非结构式问卷等。
3.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审视和评价调查方案、评价和修改问卷的问题,能根据调查目的进行相应的文案调查和搜集。
4.通过学习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常用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和多阶段抽样,并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抽样方法。
5.通过学习加强以下能力:总体综合设计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应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文献搜索和互联网信息检索能力。
6.慕课课程学习可结合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研究生组)参赛同步进行,并由课程组给予相应指导,可能获得大赛相关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