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兆波教授自2004年开始讲授研究生《法理学专题》课程,共计18年。学生类型最初为法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自招录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后,学硕和专硕均有。同时还有部分博士研究生选修。于兆波教授最近三年,即在2020-2021学年、2021-2022学年、2022—2023学年均在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32学时,2学分。最近三年学生选修人数分别为87人、57人、57人。最近三年学生评教,《法理学专题》得分分别为91.98分、90.65分、93.25分。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效果优良,开拓视野,增加知识,提高能力,特别是法学理论研究能力。
该课程的优势劣势是由于理论性强因而易坐而论道,虽然课程门槛低但质的提升难,虽然短期内难见成效但长期坚持下来会获益巨大。
《法理学》课程于2009年获北京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主讲人为杨亚非教授、于兆波副教授(现为正教授)。法理学是北京理工大学第一个法学专业硕士点,设立于2004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积极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和创新,产生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如支撑《法理学专题》的《立法专题》选修课2015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精品课程(于兆波主讲)。2020年,于兆波主讲的《法理学专题》获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之“课程思政”教改立项。2022年于兆波主讲的《法理学专题》课程获北京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品牌课。
《法理学专题》课程优势及竞争力之一:课程穿插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法理学》课程本身即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具有天然思政特色;回溯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阅读原汁原味的创始人著述;注重法理学的方法和原理,而非具体的观点和结论。
优势及竞争力之二:研究生课程重在研究和学术,强调学术阅读、学术思考和学术写作。 如果说研究生之前是学习、模仿和记忆专家学者的论述,那么,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则:具有能力创作出、有水平生产出——学术论文,甚至学术专著。读读讲授者于兆波的专著和学术论文,浏览中国知网上的学术论文成为日常习惯。
优势及竞争力之三: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在解决问题,实行效果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