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与实务》是会计、审计专业硕士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以财务报表审计为重点,以基于现代审计理论体系下的风险评估与应对为导向,以促进学生提升审计职业能力为根本,密切结合当前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与实践前沿,重点探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本课程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审计学等课程为前导课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审计基本原理,基于审计服务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介绍了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准则、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审计责任、审计质量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审计实务部分,主要讲解财务报表审计,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程序、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程序及运用、审计报告与审计质量等。此外,课程还就舞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数字技术审计等进行了专题介绍。
课程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融入审计基本技能之中,以培养现代审计技能为核心,内容新颖,在教学方法上,遵循主动学习为主、被动学习为辅的原则。通过课堂讲授结合案例讨论、专题研讨、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进行。同时,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和实践导师,邀请实践导师进入课堂,组织校外移动课堂,开展审计实习实践,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将思政育人与专业知识传授相融合,力求审计案例与实训和审计方法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务的相互贯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法律制度、行业准则,了解审计理论研究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现状及发展动态;熟练运用审计基本方法,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问题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应用分析,为从事审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综合分析能力,为从事相关的审计实务工作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该课程不仅适用于会计、审计专业硕士学生学习,也可成为其他财经类专业研究生、注册会计师及相关从业人员能力提升的重要学习与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