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慕课是一门集前沿性、全局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博士研究生公共必修思政课。教学师资力量雄厚,国家级教学名师担纲领衔,所有教师均有多年讲授博士生思政课的丰富教学经验。主要成员有刘新刚、莫小丽、陈洪玲、张毅翔、陈宗海、王文娟、宋宪萍、刘存福、翟杰全九位教师。相信通过这门课程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在“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不断提高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术研究和人生成长的素质和能力。
这门慕课课程有三个突出的特色:
第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门慕课课程深入解读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将其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不仅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还特别强调理论在当代的世界经济、世界政治、社会文化、社会问题、社会生态、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9个教学专题。通过案例分析、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探讨,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二,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课程旨在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帮助学生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当代价值。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课程将引导学生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同时,课程还将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以及它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第三,知识讲授与课堂练习并重。专家会采用更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知识讲授,例如会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图表分析帮助大家借助可视化的工具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的最新成就,还会通过视频采访等形式呈现不同专家、党的领袖人物的观点,会通过大量的纸笔练习、课后研讨等活动,更有效地促进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转化应用。课程鼓励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