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课程面向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等本科专业开设,从1999年开始为中药学专业开设,2017年起为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开设,其中,中药学专业在第六学期开设,为56学时;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在第七学期开设,为48课时。授课人数已达1280人。课程开设25年来,经过校级教学改革课程、校级一流课程等建设过程,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特别是已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学队伍,拥有总资产达1000万元的校内中药制剂实验室和内蒙古兰太药业、内蒙古元和药业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
《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能够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解决中药制剂生产与应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国内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基本载体的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系统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本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使该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中药药剂学》课程以专业对应各岗位群的职责、任务分析为依据,融合了中药专业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将相关的岗位群所对应的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分解,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梳理出与本专业内容相关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在教学实施中以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实例,实施任务驱,理论和实践并进的教学模式。以完善的学习资料、丰富的教学资源、真实的实践环境作为课程的基础和支撑。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课程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形式。
《中药药剂学》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总结、表述、实践操作等途径掌握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对接。在知识讲授过程中在传统线下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线上讨论、答疑、测试、作业布置、头脑风暴等活动,并通过上传至平台丰富的资源,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巩固学习,实现了课程信息化混合式教学。
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在整个学习期间,使学生学习更愉快, 课堂气氛更活跃, 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有针对性地课前预习, 丰富的课后活动和练习能够达到巩固课堂内容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 使在课堂上玩手机、看与课程无关内容信息的学生减少;课间课下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主动查看发布的任务, 利用碎片时间完成课后作业, 同时随时查看教师对其评价, 提高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关注。培养了学生的家国人文情怀,拓宽了学生认识问题、认识世界的视野,塑造其正确价值观。通过课程展示的案例、视频、图片紧贴社会热点、学生生活实际,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切度。将思政教育贯穿在课程教学全过程,持续培育学生良好品德与专业素养。